海南省,简称琼,别称琼州珠崖、儋耳、琼台。“崖州”、“、“琼崖”、“海外”、“南极”、“天涯”、“海角”、“南天”、“椰岛”。海南岛在唐虞三代称为“南服荒缴“,在秦代称为“越郡外境“。
自汉初在琼崖置郡县到1988年建省,历时2098年。随着朝代变更,地名也常有改变,故海南地名有称“崖州”、“琼州”、“琼崖”。在诗文和题词中,有称“海外”、“南极”、“天涯”、“海角”、“南天”等。
海南的别称:珠崖、儋耳、琼台。“崖州”、“琼州”、“琼崖”、“海外”、“南极”、“天涯”、“海角”、“南天”、“椰岛”。海南岛是一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海岛。
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
东汉: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南北朝:崖州 隋朝:珠崖郡 唐代:设崖州、儋州、振州、万安州、琼州等5个州共22个县,统属岭南道管辖。海南简称“琼”系来源于唐代的琼州。
海南岛以前叫【珠崖、儋耳、琼台】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
海南省成立于1988年4月26日。1950年4月30日全岛解放,5月1日设海南行政公署,隶属广东省;1984年5月成立海南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及人民政府,一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年4月成立海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1976年10月改称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改称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撤销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
1、地理环境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海南岛的山脉多数在500~800米之间,实际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
2、从地貌来看,海南岛的特点是山地位于中央,丘陵、台地、平原依次环绕四周。海南岛平均海拔12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岛的25%,100米以上的平原、台地占三分之二。
3、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大约在人类出现的第四纪,由于地壳断裂才与大陆分离,其间形成15~30公里宽的琼州海峡,此岛孤悬南中国海域中,因而得名“海南岛”。
4、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质朴、敦厚,长久以来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
5、据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海南岛在唐虞三代称为“南服荒缴”(缴:边界),在秦代称为“越郡外境”。这说明海南岛在当时为祖国辖区荒远的边界。海南岛是四大流放地之一,主要是崖州,位于中国最南端。
6、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