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受到的外力有重力mg和水的阻力(浮力)f。
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首先是让板发生形变,利用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然后重力势能转化为向下的动能,入水过程中水的浮力增大,最终人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并且整个过程中角动量守恒。
m 试题分析:由题设,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从跳台自由落下做自由落体运动,进入水后,受重力、浮力、水的等效阻力作用。
1、训练过程从事力量训练的青少年儿童,最好是每周进行三次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适当的增长。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在力量上的训练都要重视,损伤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受到损伤,会直接断送运动生涯。
2、需要通过一些针对性动作来提升体能,用坚实的体能来支持持久的技能锻炼。比如通过卧推和斜向上卧推杠铃,斜角俯卧撑等训练方法进行上臂的锻炼,通过翻滚、深蹲、半蹲杠铃等方法来进行下肢锻炼,通过这些运动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耐力。
3、二,以模仿练习夯实走板技术基础 针对这类典型问题,在走板训练中应做好应对措施,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4、二,青少年跳水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 (1) 抗干扰能力训练 对于青少年跳水运动员来说,由于他们的心态很容易受到外界复杂环境的影响,因此,抗干扰能力训练也是一项基本训练。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训练。
据研究表明,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跳水超过10米就会很危险了,很多跳水运动员在10米高的跳水台跳水时都出现过失误造成受伤的。
其作用力达到人体的最大承受力那么人体就会被破坏。其次,还受到人距离水的高度H,及水的深度(一般为H的40%~50%)影响。国际悬崖跳水联合会规定,跳水高度一般为男子23~28m,女子18~23m。
据统计,一名体重50公斤的选手从27米高空自由落体进入水中时,最后的瞬时速度大约为22米每秒,相当于是以80公里的时速入水,身体受到的瞬间作用力,可达体重的20倍,远远超过人体受力的极限。
跳水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损伤是特别大的,尤其是对运动员的脚部,腿部,还有可能会造成视网膜脱落,肌肉会疼痛,腰椎很可能会损伤,膝关节也会损伤。
1、角动能守恒原理:质点对固定点的角动量对时间的微商,等于作用于该质点上的力对该点的力矩。反映质点和质点系围绕一点或一轴运动的普遍规律。如果合外力矩零(即M外=0),则L1=L2,即L=常矢量。
2、对于质点,角动量定理可表述为:质点对固定点的角动量对时间的微商,等于作用于该质点上的力对该点的力矩。
3、刚体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定律原理如下: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守恒的条件是外力对刚体转轴的力矩之和为零。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角动量等于刚体对该轴的转动惯量与角速度的乘积;方向与角速度的方向相同。
4、叫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矩或者所受外力矩之和为零。对人和转盘组成的系统,外力矩为重力的和轴对圆盘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外力力矩之和为零。因此符合动量守恒条件。
1、与运动方向相同,故物体的速度增大,然后再减小,故动能也是先增大后减小;故ACD错误B正确。
2、板渐渐对人产生向上的支持力,直到人的速度减小停在C点。这段速度减小的过程中,人的合加速度向上的,板对人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大于重力加速度,所以人是超重的。可见,B-C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
3、BC 试题分析:跳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人的脚发生了形变,A错;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跳板发生了形变发生了形变,D错,B、C正确。
4、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形变量一直在增大,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