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之所以印象最深是因为两支球队我都挺喜欢,任何一队被淘汰都会有些失落,但令人没有想到是,两场比赛的剧情发展是如此相似,我喜欢的阿森纳两次栽在同一条河流里,被我爱的拜仁以10-2的大比分血洗,提前结束欧冠之旅。
2、-17赛季欧冠四分之一决赛,首回合拜仁慕尼黑1-2皇马,次回合皇马1-2拜仁慕尼黑;加时赛皇马3-0拜仁慕尼黑,从而总比分6-3淘汰拜仁,挺进半决赛。
3、尼古拉斯-多施 尼古拉斯-多施(后腰)多施被普遍认为是拜仁青训营最佳产品之一,对于球队未来几年需要加强的腰部,他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为球队分忧解难。
4、不是拜仁放弃,是海因克斯年纪大了要退休,拜仁不拦着罢了。
5、对于这种伪球迷来说,他们可能压根儿就搞不懂哪个球员是哪个部队的,并且他们还认为自己嘴里的歪理是正确的。其实他们压根儿连人都没记清楚,或者说人脸和名字压根儿就没对上。
6、利物浦是世界最成功的俱乐部之一,成绩仅此于皇马、米兰,是欧洲第三的俱乐部。也是永久保存欧洲冠军杯奖杯的球队(只有皇马、米兰、拜仁、阿贾克斯和利物浦五支球队,五次夺冠或者三次连冠可以永久保存冠军杯)。
1、”在旁白中,还写着“伦敦体育场1比0拜仁,无需罚点球”的调侃(背景是U21欧青赛英格兰罚点球又输给了德国)。
2、曼城主帅瓜迪奥拉明确表示,英超联赛的比赛强度并不比西甲、德甲更大。
3、之后,由于阿贾克斯队和拜仁慕尼黑队都曾连续夺取了三届冠军,AC米兰和利物浦队也第五次夺冠,因此他们都各收藏了一座奖杯,现在的奖杯也就成了第六座。
4、瓜迪奥拉在拜仁执教并没有赢得欧洲冠军联赛奖杯。而且连续三次都是止步于欧冠半决赛。2013年1月16日,拜仁慕尼黑官方网站宣布瓜迪奥拉将正式担任2013-14赛季的主教练。
5、第三,如果该国家的联赛搞得比较好像西甲英超,理论上是俱乐部强一些;而那些联赛不好却人才辈出的国家就是国家对强一些(如巴西、阿根廷、德国拜仁除外、荷兰、法国等)。
比如,《每日邮报》认为利物浦的球迷适合观看多特蒙德的比赛,两家俱乐部有很强的联系:利物浦现任主帅克洛普曾是多特蒙德的功勋教练。另外两家俱乐部的球迷都是充满激情,“能创造出狂热的氛围”。
相比较法国和西班牙,为什么我更看好巴西?就是因为巴西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内马尔,而法国和西班牙缺少当打之年可以站出来的角色,格列兹曼更像是副手,小白年龄又大,相比较巴西则更加符合完整球队该有的配置。
利物浦的欧冠。利物浦和热刺的欧冠决赛对决,利物浦无疑是被大多数球迷看好。
英超成立至今,曼联与利物浦交锋38场,红魔20胜7平11负占据上风,而由于英超的商业化运作大行其道,来自全球各地的球迷都看到了“双红会”在新时期的经典大战。
1、在瓜迪奥拉这样的足球教练眼里,曼城的整体战术水平、进攻能力以及球员的个人能力都非常出色。曼城在英超的表现一直非常优秀,在欧冠赛场上的表现也相当出色。
2、是德国最有声望的俱乐部。实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只是今年没有夺德甲冠军。但是实力还是有的。而且和皇马多次交手,恩怨非常长久。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是拜仁近些年的的巅峰。
3、血洗伦敦三强,这英超几乎没人就没有球队办到过,拜仁在英超就不是争夺欧联席位,而是成为真正的伦敦之王,联赛和曼城、利物浦争夺联赛冠军的水平。
4、拜仁慕尼黑是德国班霸球队是超一流的水平,不属于西甲球队。若横向比较拜仁实力在西甲也是属于顶级实力。西甲目前的一流强队就是皇马,巴萨正在恢复期略略差些。
5、持续三年进四强是整体实力,都被西甲球队取代不彻底是由于整体实力不好。2020年欧冠联赛场中拜仁8:2屠杀巴萨罗那挺入四强,用挺进四强的状态让全部怀疑的响声停止。
1、“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2、德甲50+1下政策指的是俱乐部会员至少拥有50%的投票权,商业伙伴或者说是投资者最多只能拥有49%。换句话说就是即使有一老板买下球队50%以上的股份,他的表决权也无法超过俱乐部。
3、德甲50+1政策指的是德国足球协会制定的规定,在德国足球职业联赛中,每个足球俱乐部必须至少持有50%的股权加1股,以此保证俱乐部掌控权不被私人或企业独占。这一制度旨在平衡足球俱乐部和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
4、而且德甲实行了50+1的政策,这阻碍了资本的进入,德甲的球队非常注重球队的收支平衡,球队的薪资结构比较合理,但这样就会造成很多球星的流失。很多英超西甲的球星都是从德甲挖走的,球星的流失就必然导致联赛的关注度下降。